「人類對木材的親近感寫進了DNA,就像遠古的祖先擇廣木密林、水草豐美處而居。我希望引導消費者將注意力回歸作品整體,去感悟木材所傳達的自然氣息和獨特風格。」
簡潔明瞭、疏朗大氣,是侯正光的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。作為中國傢具協會設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、上海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,侯正光一直致力於構建當代中式家園,實現鬧市中亦可得方寸幽靜。他創立的原創家居品牌「多少 MoreLess」,產品以中式木制傢具為主,精巧卻不繁復、古典卻不厚重,從設計到應用的每一步都在踐行「少則得,多則惑」的理念。
自然之道
「少則得,多則惑」語出《道德經》。
有趣的是,三國時期著名哲學家王弼在給《道德經》作注時,以樹為喻,將這六個字解釋為「自然之道,亦猶樹也。轉多轉遠其根,轉少轉得其本。多則遠其真,故曰惑也;少則得其本,故曰得也」。候正光雖未提及王弼的《道德經注》,但作品踐行「專注核心、尊重自然」,與之不謀而合,有如一場跨越一千八百年的精神邂逅。
中式風格並不是傳統元素和符號的表面堆砌,而是對意境的解析和再表達。「有餘」茶桌線條簡約流暢且形意兼備,像一尾游曳的錦鯉,也像一窪清澈的淺塘。於私宅中,三五好友圍坐品茗,偷得浮生半日閒。侯正光強調,其作品不會被套上諸多限定,追求在多種場合的普適性。俯視「有餘」茶桌,會看到半個太極八卦圖,須知器物離不開人,商務會客時,主賓落座,即補足陰陽。
「見南山」玄關櫃,是設計師用視覺藝術與使用者玩的一場哲學遊戲。櫃面雕刻了一個個圓點,形成像素化的點陣山水,近看只得一斑,遠視方見全貌,讓人不禁想到「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」的意境。「見南山」櫥櫃自然也不拘泥於玄關,它可以是餐邊櫃、床尾櫃、文件櫃等等……沒有附加定義,所以可以勝任更多。
用可持續木材回歸生活本質
談到對木材的理解,侯正光表示:「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,對自然材料有著強烈的親切感,尤其是木材。就像遠古的祖先擇廣木密林、水草豐美處而居。千萬年前的樹木賜予人類豐富的果實,給予人類慷慨的蔭蔽,人類對木材的親近感也寫進了DNA。」
伐木為材本,是樹木進入人類生活的方式,但若竭澤而漁,必然生成遺憾。侯正光從品牌創立之初就堅持選擇有可持續管理系統的供應鏈,「既符合商業規則,也符合我們的理念——自然、環保、可持續。所以我們選擇了可持續管理的北美闊葉木。」
提起中國市場對木材的喜好,侯正光如數家珍:「中國人自古就喜歡木材,紅木 就是最早的代表性材料,也是深色系木材。從審美的角度說,我們覺得深色系更高檔,比如紅木、紫檀。當然,這個級別的木材現在已經非常稀有。目前常見的中高端木材 中,深色系以橡木、胡桃木為代表,淺色系以楓木、櫸木為代表。其中深色系的胡桃 木相對來說最能夠被廣泛接受。從生物特性來說,深色意味著木頭的密度和硬度更高,從這個角度說,‘以貌取木’也有道理。此外還有以松木為代表的性價比之選,以及 更實惠的實木貼皮的板材製品。」
侯正光相信,當代中國人生活空間的營造需要科技和人文設計的相輔相成,「除了木材種類的選擇,我們也對木頭的加工技術特別感興趣,比如美國闊葉木的TMT熱處理技術、CLT交錯層積材等等,這些技術能夠讓木材實現之前不能實現的應用場景和設計形式,給設計師帶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。」